CP值價值觀
說到汽車工藝,絕對會提到德國汽車,BMW & Mercedes-Benz & Porsche & AUDI 等這些耳熟能響的品牌。汽車這類負債品,年年都在折舊,年年保養都在吃你的薪水,然而那些百萬名車是許多人一生都在追求擁有的。不可否認,每次在街上,只要他們的車經過,都會多看幾眼。德國汽車的品質,效能,技術與設計等都體現了德國人追求完美工藝的熱誠。但很多人都不知道,其實德國在很久以前也經歷過所謂的山寨品時期,學習他人技術,仿冒他人產品,在當時made in germany是帶有污辱色彩的符號。畢竟德國是很晚期才開始搞工業化的國家,比英,法還要晚。但你絕對無法想像在全世界有兩千多個品牌都來自於德國。他們精益求精。追求一生一次性的買賣。
不知從何開始台灣人開始追求所謂的CP值價值觀。任何事情都可以拿來比對比價。用最低的價格獲取最大的回報的古怪價值觀,其實也間接地造就台灣目前的現況。有在製造業待過的人,必然知道懂得一分錢一分貨,每樣產品都是工人利用自己的技能技術去打造去設計而成,販售出去的利潤越低,也必定會反映在員工的薪水這一塊。付出越少得到的滿足越多這就是台灣人現代生活的價值觀。好比臺灣的寺廟,付出少少的香油錢,便宜的塑膠錫箔金紙,就乞求神明賜予你千倍百倍的回報,如果恰好撞到大運,就說此廟靈驗。若沒獲得甜頭,就拍拍屁股走人。又例如藍衣白褲的宗教,小小的捐款,就能賜與福報。那請問捐款的人們?你們得到了嗎?在哪裡?還是只是心中的自我安慰呢?
所謂CP值 如Wiki百科所言:性價比(CP) 字面上看起來像是價格對性能的比值,實際上是『性能對價格的比值』。當一個產品改善,CP值會上生,換句話說,實則上是性能對於價格比值的上升。所以絕非是台灣人掛在口頭上的CP值。
金闕宮坑人?其實並沒有。因為就如德國工藝一樣,背後付出的絕不是明面上所看到的那樣。很多人不知所以,拿不同法律,不同會計在做比較。只能笑那些人沒知識,沒智慧。
用真正的CP來探討金闕宮。那金闕宮的性能及靈驗絕對是無可置疑的,因為每個人只要走進金闕宮必然會有自己的見證事蹟。比起許多廟宇天天幾百人去求,一個月上千人,偶爾幸運碰撞了個好運。這種碰碰樂,究竟何時才能輪到你? 所以拿CP值來比較,我想答案也呼之欲出了。年關快到,祝金闕宮的門生來年行大運,身體健康,事事順心。而我陳文貴又要來補庫嚕。吳家班的你們只能乾瞪眼。